普洱茶的地理故事
“普茶”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公元1620年(明末)谢肇制的《滇略》一书中。明末时撰,出版于清初1664年的《物理小识》一书中第一次出现了“普洱茶”的称谓。
毫无疑问,那时的“普茶”“普洱茶”指的是地理意义上的茶,也就是普洱这个地方出产的茶。
茶马古道
普洱茶概念内涵的变化,首先发生在清代。
清代,普洱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一是销量大大增加,产业规模急剧扩大;二是普洱茶因为大清皇室的推崇,成为宫廷饮品,从此也就成为了中华名茶。
这一时期的普洱茶产品主要分为藏销茶(也叫边销茶)、贡茶和一般的比较靠近贡茶标准的高级普洱茶,但在茶的形态上,为了便于长途运输,一般都制成饼茶或者砖茶。
这三种茶在原料和产品形式、包装的规范上虽然有所区别(在此无暇细述),但都显然不是作为普洱茶原料的“晒青毛茶”。或者说,这一时期的普洱茶,已经是指由普洱这个地方生产的晒青毛茶制作成为“成品”之后的茶。
至此,普洱茶的内涵已经悄悄发生了流变,包含进了某些生产工艺的因素。因此,在清代和民国初年,人们已经把“晒青毛茶”和制成成品的普洱茶分别视为两种茶。
而在云南制成成品的普洱茶要经过漫长的茶马古道才能运输到消费者的手里。茶马古道运行范围在中国主要包括滇、藏、川三大区域,外围可延伸至广西、贵州等省,而国外则直接到达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和东南亚的缅甸、越南、老挝、泰国,进一步还涉及南亚、西南亚、东南亚的另外一些国家。
茶马古道光在云南境内就有约两千多公里,几乎贯穿整个云南省,完全靠马帮一步一步行走,因不少路段十分艰险,单程一趟也需要三四个月,古道之难行可想而知。而出了云南境内,普洱茶在路途上的颠簸还远未结束,要到达消费者的手里,大多还得需要大半年的时间。
就在茶马古道上的漫长颠簸中,就如人们常说的那样,通过人背马驮,风吹、日晒、雨淋的时光洗礼,普洱茶的品质在运输途中发生了奇妙的变化,在抵达消费地域后,普洱茶大多经过了自然发酵过程,变成了冲泡后汤色红浓,有陈香味的普洱茶。
而有趣的是,在普洱茶的故乡云南,人们却很难喝到普洱熟茶。原因很简单---云南并不生产普洱熟茶。
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在普洱茶的古典时代,具体说,就是从清代到民国初年,人们认知普洱茶的概念就出现了差异:在普洱茶的故乡,云南人眼中的普洱茶主要是“生普”,而在普洱茶的主要消费地域,也就是从云南出发的茶马古道的尽头,人们认为的普洱茶则是“熟普”。
这两种认知有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任何一种商品的认知,主要是以消费者为主的。普洱茶在古典时代的命名也是这样,主要还得由茶马古道的尽头的主体消费者们说了算。
香港和广东
从清代到民国初年,这个时代的普洱熟茶主要是在茶马古道的漫长运输途中经自然后发酵而自然形成的,人为制作工艺的成分很少。
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情况发生了变化。由于时代的变迁,广东、香港一带逐渐成了普洱茶最大的消费和贸易集散地。
尤其是香港,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普洱熟茶不但已经成为港人的日常饮料,香港茶商还大量出口普洱熟茶到东南亚、欧洲及美洲各地,所以香港也可以说是普洱熟茶的现代发源地和推广基地。
而随着交通状况和运输方式的进步和逐步改善,原来辉煌一时的茶马古道已经慢慢衰落,逐渐被边缘化。由于公路、铁路和海运的现代化,从云南原产地通过广西运到广东、香港,或者经缅甸、越南运往香港、广东的普洱茶所需时间大大缩短,在抵达之后已经远远不能完成自然发酵的过程。
而在广东、香港(以及东南亚、欧美)一带的消费者中,早已形成了饮用普洱熟茶的习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茶商只好将由云南运抵的普洱茶(“生普”)装仓(所谓的“干仓”)后进行后发酵藏放,等待普洱茶完成自然发酵过程,变成熟茶,再进行出售。
而即使这样,装仓后的普洱茶完成发酵的周期也是很长的,这根本满足不了现代商业运转周期的需要。于是,一些茶商想方设法,用人为的方式加快了普洱茶发酵的过程,这就是发明了所谓的“湿仓陈化法”。
具体方法即是自行摸索设计了一套人工潮变工序,将云南新绿紧压茶放入人为控制的潮湿仓库处理,以人工环境加速云南新绿茶紧压茶的陈化后发酵过程,将新茶(“生普”)快速陈变成普洱熟茶。
在普洱熟茶的历史上,广东、香港一带所用的“湿仓陈化法”用人工的方式较快地加速了普洱茶后发酵的过程,改变了普洱熟茶长期沿袭的纯粹自然发酵方式,丰富了普洱茶的制作工艺。
但这样的方法,虽说快速,据说也需时大约四年,依然满足不了市场的需要。
于是,又有茶商继续尝试改进普洱熟茶生产的技术,用云南茶青加水渥堆,翻堆数次,再装仓存放。这样的方法已经非常接近今天所谓的人工渥堆技术。
用这样的技术生产的普洱茶,据说已经能够把生产周期缩短到60天左右。
后来,这种生产技法传到广东,广东也开始用这种技法生产普洱熟茶。但用这种技法生产普洱熟茶一次渥堆的茶青不能太多,依旧满足不了现代大工业大规模生产的需要。
据《中国古茶树》记录:在中国云南勐海大黑山的"巴达"茶山上有两棵1962年被发现的、被载入了人类史册的、已经有1700余年树龄的野生古普洱茶树;已经被科学研究者标为1号和 2号。是贺松村甚至整个云南勐海县引以为傲的“巴达山野生茶王树”。
野生古普洱茶王树1号,树高23.6米,基部干径100厘米,所处的海拔是1960米;野生古普洱茶王树2号,树高32.1米,干径82.5厘米,所处的海拔是1954米。
野生古普洱茶王树1号,在2012年9月27日因内芯树干朽空倾倒而死亡,非常令世人叹息!
然而,正是因为有这两颗古普洱茶王树的存在,也因此向全世界证明了“茶树和茶叶起源地”就是在中国,就是在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这块大福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