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历史中,普洱茶在各个时代中的影响。

 

 

商周时期

 

  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期,云南的濮族人民已经种茶,也有了茶叶生产制造,这是普洱茶最早有资料供推论和考据的。

 

 

三国时期


  三国时期“武侯遗种”。清道光《普洱府志》卷十二记载,“旧传武侯遍历六茶山,留铜锣于攸乐、置鋩于莽枝、埋铁砖于蛮砖、遗梆于倚邦、埋马镫于革登、置撒袋于慢撒。因而名其山,又莽枝有茶王树,较五山茶树独大,相传为武侯遗种,今夷民犹祀之。”蜀汉丞相诸葛亮开发西南,使得云南的茶叶生产得到了较大的开展。

 

  又传说云南六大茶山之一的攸乐山,也叫孔明山,当地居民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三日为纪念孔明诞辰,举行放孔明灯活动,称为“茶祖会”。

 

唐太宗 李世民

唐   朝


  樊绰所著的《蛮书》记载了很多关于云南的前史,其间在《蛮书·云南志·管内物资》(公元863年)有“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姜、椒、桂和烹而饮之”的记载。

 

  银生城,即今日的景东县城,城界诸山,即景东城边哀牢山、无量山及其两山余脉。涵盖了今日的普洱、版纳、临沧、玉溪、红河以及老挝、缅甸、越南的部分区域,这便是公认的最早关于普洱茶产区最早的文字记载。

 

  陆羽是唐朝的茶事大师,所著《茶经》被视为世界上最具价值的茶书。和陆羽齐名的另一位唐代文人品茗大师,卢仝,他的那首《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绘声绘影,妙趣横生。

 

宋   朝


  据考证银生城的茶应该是云南大叶茶种,也就是普洱茶种。所以银生城产的茶叶,应该是普洱茶的祖宗。所以 ,清朝阮福在《普洱茶记》中说:“普洱古属银生府。则西蕃之用普洱,已自唐时。”

 

  宋朝李石在他的《续博物志》一书也记载了:“茶出银生诸山,采无时,杂菽姜烹而饮之。”从茶文化历史的认知,茶兴于唐朝而盛于宋朝。

 

成 吉 思 汗

 

元   朝


  元朝,在整体中国茶文化传承的起伏转折过程中,是一个比较平淡的朝代。

 

  可是对普洱茶文化来说,元朝是一段非常重要的光景。因为云南的普洱茶是大叶种茶,也是最原始茶种的茶箐制成的。所以中国茶的历史,就等于是普洱茶的历史。

 

  元朝有一地名叫“步日部”,由于后来写成汉字,就成了“普耳”(当时的“耳”字还没有三点水旁)。普洱一词首见于此,也从此得以正名写入历史。

 

  从此以后,一直没有固定名称的云南茶叶,也开始被世界统一叫做“普茶”,逐渐成为西藏、新疆等地区市场买卖的必需商品。普茶一词也从此名震国内外,直到明朝末年,才改叫普洱茶,并延续至今。

 

明太祖 朱元璋

明   朝


  明朝万历年间(公元 1620 ),谢肇在他的《滇略》中有记载:“士蔗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 ,这是“普茶”一词首次见诸文字。

 

  而且在明朝开始,茶马市场渐渐在云南兴起,来往穿梭云南与西藏之间的马帮如织。在茶道的沿途上,聚集而形成许多城市。以普洱府为中心点,透过了古茶道和茶马大道极频繁的东西交通往来,进行着庞大的茶马交易。蜂拥的驮马商旅,将云南地区编织为最亮丽光彩的历史画面。

 

清朝 雍正皇帝


清   朝


  清朝时普洱茶脱胎换骨,变为枝头凤凰,不但广受海内外人们喜爱,更成为倍受宫廷宠爱的贡茶,为最光彩而鼎盛的时代。


  古人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读史可以明鉴,知古可以鉴今。钟爱普洱之人,必先观其历史脉络,在这滚滚长河中,领略一番大自然的瑰丽。

 

 

 


 

  据《中国古茶树》记录:在中国云南勐海大黑山的“巴达”茶山上有两棵1962年发现的、被载入了人类史册的、1700余年树龄的野生古普洱茶树;已经被科学研究者标为1号和 2号。是贺松村甚至整个云南勐海县引以为傲的“巴达山野生茶王树”。

  野生古普洱茶王树1号,树高23.6米,基部干径100厘米,所处的海拔是1960米;野生古普洱茶王树2号,树高32.1米,干径82.5厘米,所处的海拔是1954米。

  野生古普洱茶王树1号,在2012年9月27日茶王树因内芯树干朽空倾倒死亡,非常令世人叹息!

  然而,正是因为有这两颗古普洱茶树的存在,也因此向全世界证明了“茶树和茶叶起源地”就是在中国,就是在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这块大福地上,就是伟大而悠久的中华民族!

 


 

浏览量:0